西安事变与民族命运: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
12月2日 全天报到
地点:陕西师范雁塔校区启夏苑大厅
12月3日 上午9:00-9:40 开幕式
地点: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崇鋈楼二楼闻道堂
12月3日 上午10:10-11:50 大会主题报告
地点: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崇鋈楼二楼闻道堂
12月3日 下午14:30-18:00 分组讨论
地点:第一、第三场,崇鋈楼二楼闻道堂
第二、第四场,崇鋈楼二楼思齐堂
12月4日 上午8:30—10:10,分组讨论
地点:第五场,崇鋈楼二楼闻道堂
第六场,崇鋈楼二楼思齐堂
12月4日 上午10:30-11:40 闭幕式
地点: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崇鋈楼二楼闻道堂
12月4日 下午13:30-18:00 学术考察
12月5日 上午 离会
中国史学会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·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主办
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承办
西安事变与民族命运
“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学术研讨会”开幕式
时 间:12月3日上午(星期六)09:00—09:40
地 点: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雁塔校区崇鋈楼二层闻道堂
主持人: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院长何志龙教授
一、主持人介绍参加开幕式嘉宾
1、中国史学会副秘书长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副所长、中国孙中山
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汪朝光研究员
2、中国史学会副秘书长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所长金以林研究员
3、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副校长 党怀兴教授
4、复旦大学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主任 吴景平教授
5、辽宁社会科学院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副秘书长 张万杰研究员
二、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副校长党怀兴教授致欢迎辞
三、专家致辞
1、复旦大学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主任 吴景平教授
2、辽宁社会科学院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副秘书长 张万杰研究员
四、合影
地点:崇鋈楼一楼门前
大会主题报告
时间:12月3日上午10:10-11:50
地点:崇鋈楼二楼闻道堂
大会发言15分钟/人
主持:金以林(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)
1、吴景平(复旦大学):宋子文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张学良
2、郭双林(中国人民大学):张学良被幽禁大陆期间对马列主义理论著作的研读
3、张华腾(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):试析杨虎城将军的抗日爱国思想及其特点
4、王春林(辽宁社会科学院):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的宣传善后
5、刘贵福(辽宁师范大学):傅斯年与西安事变
6、杨奎松(华东师范大学):中共中央西安事变善后方针的变动及其原因的考察(田武雄代宣)
分组讨论
分组发言6分钟/人。评论人对评论的文章10分钟
第一场:关于国民政府与西安事变
时间:12月3日下午2:30—4:10
地点:崇鋈楼二楼闻道堂
主持:吴景平 评论:李云峰 黄正林
发言人:
1、马琳(复旦大学):讨伐抑或主和——孔祥熙在西安事变中的态度探析
2、岳恒(空军工程大学):国民党中央与地方的“博弈”——西安事变前后国民政府与地方实力派关系之探析
3、赵善庆(大理大学):变局中的转向:西安事变与近代西南政局的变动
4、梁仲明(西北大学):军事斗争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
(以上由李云峰教授评论,以下由黄正林教授评论)
5、郝银侠(宝鸡文理学院):简析蒋介石与西安事变的和解
6、魏晓锴(山西大学):西安事变善后及其效应研究 ——以《徐永昌日记》为中心
7、陈予欢(广东黄埔军校研究中心):从民国军政要员日记、年谱观察西安事变
8、梁严冰(陕西科技大学):抗战前后国民政府的西北战略与西安事变研究
9、宋青红(上海理工大学):西安事变中宋美龄身份角色论述
(郝银侠代表本场闭幕式总结发言)
第二场:关于中共与西安事变
时间:12月3日下午2:30—4:10
地点:崇鋈楼二楼思齐堂
主持:王晓荣 评论: 李学成 石涛
1、魏德平(中国人民大学):“弭内争”以“御外侮”——中共中央推动“西安事变”和平解决研究
2、邱文利(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):西安事变中周恩来的原则性与灵活性
3、苗体君(广东海洋大学):叶剑英在西安事变中的重大历史作用
(以上由李学成教授评论,以下由石涛教授评论)
4、王晓荣(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):西安事变后陕西国统区的中共组织建设探析
5、王金阳(延安干部管理学院):毛泽东应对西安事变的策略艺术——以《毛泽东年谱》为中心的考察
6、蒋文祥(中共江苏省如皋市委党校):中共在西安事变中的统战艺术
7、雷兴鹤(陇东学院):1935-1936年国民党对共态度转变原因探析
8、张森(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):论毛泽东的民族主义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
(魏德平代表本场闭幕式总结发言)
茶歇:4:10—4:20
第三场:关于张学良与西安事变
时间:12月3日下午4:20—6:00
地点:崇鋈楼二楼闻道堂
主持:范立君 评论:刘贵福 孟月明
发言人:
1、李学成(辽宁社会科学院):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苏联因素及本人主观因素分析
2、秦程节(华南师范大学):扣蒋与释蒋:西安事变期间张学良思想演变及其原因分析
3、孟月明(辽宁社会科学院):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——兼论张学良的历史功过
4、张万杰 (辽宁社会科学院):张学良核心组成员与西安事变关系之探讨
5、曾景忠(中国社会科学院):西安事变发生后奉系旧部和东北籍人士的反应
(以上由刘贵福教授评论,以下由孟月明教授评论)
6、王世清(上海史学会史量才研究会):记述发生在《西安事变》前的几件事
7、黄巍(辽宁社会科学院):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社会心态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——兼谈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之间的张学良
8、吴宏亮 陈杰(郑州大学):由“反共”到“联共”:鄂豫皖时期张学良思想转变探微
9、韩兵(北华航天工业学院):张作霖的人才观论析
(孟月明代表本场闭幕式总结发言)
第四场:关于杨虎城与西安事变
时间:3日下午4:20—6:00
地点:崇鋈楼二楼思齐堂
主持:张万杰 评论:梁仲明 郝银侠
发言人:
1、王明前(厦门大学):杨虎城将军政治思想研究(3日下午到)
2、石涛(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):农田水利工程与区域社会经济变迁研究 ——以民国时期泾惠渠为中心
3、窦培信(陕西正宜律师事务所):论杨虎城将军作为西北津梁,对中华民族与人类命运的历史贡献
4、刘艳霞、吕卓超(西安思源学院):基于西安事变的许权中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探究
5、吕卓超、雷燕妮(西安思源学院):许权中在西安事变中的特殊贡献
(以上由梁仲明教授评论,以下由郝银侠教授评论)
6、蒲元(武警工程大学):赵寿山将军与西安事变
7、王海广(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):杨虎城出国、假道苏联回国失败再探
8、吴蕊蕊、侯亚伟(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):西安解围前后冯玉祥、于右任、杨虎城的关系:从陕西革命大祭谈起
9、王芬芬(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):从“统战路线”到“和平统一”
——西安事变前后蒋介石与杨虎城的博弈
(王明前代表本场闭幕式总结发言)
第五场:关于西安事变的舆论、影响及其他
时间:4日上午8:30—10:10
地点:崇鋈楼二楼闻道堂
主持:刘宪阁 评论:苗体君 魏晓楷
发言人:
1、范立君(吉林师范大学):联合抗日”与“统一救国”的争论:西安事变前后中国舆论的分歧与整合
2、单明明(中共中央党校):西安事变在国统区的影响分析——以《申报》为视角
3、刘宪阁(郑州大学):从“四不”到“二不”的背后-----关于张季鸾、大公报及国家中心论问题的一种观察
4、缪平均(陕西省档案馆):西安事变对全国抗战胜利的历史贡献与民族命运的振兴
5、熊静(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):“西安事变”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启示
(以上由苗体君教授评论,以下由魏晓楷教授评论)
6、李敏(西安事变纪念馆):论西安事变与中国文化
7、金伯文(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):变与不变:西安事变前后的舆论
8、李馨(延安大学):斯诺夫妇预见西安事变爆发
9、邓普迎(西安事变纪念馆):从革命到兵谏——西安事变的性质问题分析
10、杨博(长安大学):“西安事变”对华清池景区的影响与文化记忆
(单明明代表本场闭幕式总结发言)
茶歇:10:10—10:30
第六场:关于史料考订与辨析
主持:郭双林 评论:张万杰 王春林
1、周东华(杭州师范大学):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西安事变探究
2、贺宏亮(四川通信管理局):关于三种西安事变新见文献的考订
3、逸空(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):西安事变之文献解析与文物考证
4、李小东、付建成(西北大学):西安事变前临潼请愿详考
(以上由张万杰教授评论,以下由王春林教授评论)
5、赵殿武(内蒙古农业大学):究竟谁是临潼扣蒋行动总指挥
6、武端利(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):西安事变前后的陕西社会:陕西邮政管理局档案中的西安事变
7、田武雄(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):时差与西安事变中若干关键细节的时间问题
8、胡勇(西北大学)西安事变的历史记忆与诠释
(田武雄代表本场闭幕式总结发言)
茶歇:10:10-10:30
闭幕式
4日上午10:30—11:40
主持:张华腾
1、分组汇报(每人5分钟)
第一场:郝银侠
第二场:魏德平
第三场:孟月明
第四场:王明前
第五场:单明明
第六场:田武雄
2、大会综述(20分钟)
侯亚伟
3、学者感言(每人5分钟)
郭双林
张万杰
梁仲明
4、致辞
杜海斌(350vip8888新葡的京集团党委书记)